发言: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作者:本站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7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因为刚才参加另外一个论坛,所以就迟到了一点。我主要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担心后面的同志发言会离开。我所设想的方向,我们检讨一下,我们这次题目定的不好,其实不应该围着北大文化产业课程来讨论,我们只是作为一个案例让大家批评,我们每个人认为这个文化产业课程怎么设置,把你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对别人有启发意义的东西交流一下,大家互相来讨论,这样互相补充比较好。这个学科究竟我们能够做什么?然后哪些方面能够做什么?

我讲一点自己的看法。我是反思性的看法,因为北大的课程,大多数课程跟我有关,但是后来课程设计我参与少一点,一开始主要以我为主在做整个课程,这几年下来,我有很多心得,因为我上的课很多,我知道的学生也很多,然后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多,我想总结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文化产业管理,我那天跟文化产业司司长说,我们叫文化产业学科,不跟别人搀和在一起,一个叫工商管理,一个叫行政管理,一个就叫文化产业管理,我们把它建成一个独立的关联学科。但是有一部分跟工商管理有关,有一部分跟行政管理有关,我们要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今后就是文化产业管理学科,这个就是今后的定位。但是放在各个学科下面,大多数以招本科生为主,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我设想的文化产业管理,应该以培养硕士为主,它应该独当一面,能够做很多事情。如果是本科的话,我建议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学科的配置,但是还是要重点突出某些专业,比如说可能重视影视,但是你在文化产业这个视野下,让本科生更深入学影视,或者是出版,我认为这样的话,他需要一些技巧,如果学一大堆各个学科粗浅的东西,我们认为找工作都有难度。我们的想法,今后这个学科应该以硕士为主。那么这里面有本科,有硕士,有双学位,有继续教育,我们今后的重点放在两个,一个是硕士,一个继续教育,这个继续教育,只要跟文化产业有关的人都说过,这个很有意义的。对于文化产业,我认为继续教育是我们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我们北大也做了一些工作,我们现在在探讨一个问题,就是下一步能不能寻找一个赞助,然后在全国建立一个高校教师的资助资金,每年有一些老师可以到这边来培训,来交流。我们现在在提倡这样一个理念,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我认为我们这个教师之间,对于学科建设之间,互相理念共享,我觉得很必要。把比较重要的东西提出来,因为我们现在是学科建设初创期。我们探讨了这么多年,一直在琢磨课程,我觉得我们这个课程,今后往两个方向走,一个方向就是文化产业的管理,一般东西和专业分工,文化产业领域里面还要有分工,有的人做体育产业,有的人做娱乐产业,我觉得这个还是要有分工的。没有分工的话,一个人想把文化产业的那些行业弄的很精通,这个难度比较大。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强调应该有实践。我讲实践分两个,一个是参与某些具体实践,一个就是论文写作,当我们论文分析某个行业,比如说夜间的旅游产品开发,做产业分析的时候,你就必须站在产业方面来做一个系统的分析,我们的学术论文,不要像工商学,现在都变成模式化,我们应该从一种应用的角度去思考。

另外一个角度,我觉得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参与实践某种课题,一定要经验很丰富。我的感觉是,比如说我的硕士参与我做课题的话,他出去面试的时候,别人很容易要他,为什么?因为他有经验,你提什么,我们都能够告诉你这个事情怎么样做。而且我还告诉你我做了什么事情。如果仅仅懂得一些知识的话,你出去的时候,在前面几个月工作当中,你评价比较低,等于说你没有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当你扭转的时候,这个局势不好弄。所以我们学生要有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参与一些课程实践,这个需要老师来创造条件,否则的话,学生到时候太纸上谈兵。

还有一个究竟是专业还是综合?我觉得两个方面都要兼顾,我觉得专业能力要有,你要做影视,你要做制片人的助理,肯定整个流程要学的很精通,你去的时候,就可以帮人家当助手了,如果仅仅谈一些影视学,谈一些票房什么的,这个跟你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的专业应该是很细的专业,不是仅仅停留在大学科知识体系的。然后需要一些综合的东西开拓视野,需要有一些战略眼光,需要对中国文化要有深入的认识,这样结合是不是更好?我的发言就这些,谢谢大家!

文章录入:kitten    责任编辑:kitten 
意象网络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意象网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意象网络,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采编自”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