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勇:文化与经济下的城市营销
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主任黄昌勇:各位下午好。我这个题目叫文化与经济下的城市营销。大家知道同济大学的城市建筑规划,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但是我们在学校经常批评这些设计家,说他们没有文化,说他们技术主义至上,说他们太看重市场。但是我们国家现在把建筑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归为工科,招生都招理科生。
另外我对城市营销这个概念,可能有一些保留态度,因为大会的主题就是这个题目,我不太赞同营销这个概念,在我理解看来,营销和传播有一定的关系,只不过传播、宣传,它的目的指向不太明显,而营销目的指向很明确,就是要指向消费者。就是说这个城市要有消费者来消费。前者是在后工业消费时代的典型特征。我不赞同它,并不意味着我不愿意使用这个概念,我觉得我们应该对城市营销,有时候要用另外一个眼光来审视它,理解它。刚才听张部长的讲话,我记住了一个信息,她为了保护这个景区,炸掉了一个规模很大的水泥厂,我听到以后,心里为之一振,在08年下半年,我们刚刚为浙江省杭州市,有一个旅游度假区,这儿也有一个水泥厂,这个水泥厂也曾经要炸掉,但是保护下来。我们给它做了一个很好的创意园区,这个创意园区叫凤凰国际,它肯定未来是杭州的地标性建筑。如果它是一个建筑结构非常完整的,我觉得炸掉可能是一个遗憾。
我主要讲三个问题,可能讲不完。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市场营销,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我觉得改革开放之前,应该是在一个制造创造,我们谈不上所谓了的现代城市营销,这个可以称为前营销时代,在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他们曾经也雄心勃勃。大上海计划,是国民政府一个规模非常宏大的,对于上海的一个整体的一个营销方式,因为抗日战争爆发,这个计划流产了。但是这个计划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就是在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周围。但是在上海这么一个发展机遇最好的时期,大上海计划仍然没有得到政府、业界,以及到学术界的重视。城市的建设,应该说处在一个停滞阶段,而且对城市文化是一个破坏阶段,所以它是反营销时代。改革开放以后,是一个萌芽状态,文化退出主体地位。我们有一个口号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第三个阶段就是90年代中期以来,计划经济转型以后,进入一个自觉的状态,这个状态,它有几个明显的标志,一个就是文化的主体性渐渐回归,我们文化不仅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资源,它也成为发展的一种方式。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和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这两个城市的大规模的营销,其实等同于我们一个国家营销的理念。在我们30年的发展过过程中,我觉得有一些问题,我简单概括一下,一个是解决矛盾,一个是经济与文化的矛盾,一个是表象与内涵矛盾。我们从根本上重视效益,重视经济,重视表面的形象工程,我们真正把文化它自己到底是什么?这个有待在城市营销过程中,把它提到更好的位置。
第三点,我提出几点看法,一个是觉得有三个位置,一个是文化灵魂中心地位,一个是特色优势的先决地位,一个是差异优势地位,一个城市的营销,最终给人是城市文化符号的传播。我们现在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水平,或者对一个城市进行一个营销,我们往往过于重视这个硬件,看有看没有大剧场,有没有大文化广场,这个看法有偏颇,一个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在城市生活或者市民的精神品质、精神特征,或者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生活方式,这个城市的硬件建设再好,那么这个城市的文化,或者说它的营销还是缺乏依据的。比如说对香港的认识,对深圳的认识,我们说它是文化沙漠,这是狭隘文化所决定的。香港和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很多的行为准则,市民生活的规则,或者一种行为的范式,我觉得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为这个城市发展,起最根本的推动作用,也是城市营销的一些最根本的依据。
第二个,特色和优势。这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谈谈北京、上海。上海、北京在近代发生过海派和京派之争,上海是商业中心,北京是政治中心。奥运会的开幕式,它的根在传统,世博会肯定是很西化的。奥运会场馆建设,代表性的场馆都是很细化的,包括建筑师也是西方的。我们世博会的主要建筑,包括演艺中心,它都是很传统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错位。现在我们上海也提四个中心,建设文化大都市,这个目标是最近两年才提出来的,我们非常高兴,但是怎么样建设上海文化中心,它和北京有什么区别,这里面我觉得有一点可以提出来,北京文化中心是大的,它更多是公共的,上海大都市是它是文化产业中心。这两个城市,主要显示在我们做城市营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它的特色,它的优势。
第三个,就是区位差异的选择。08年10月份,曾经虽国务院新闻办到西藏走了一圈,他们那边好像我们80年代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西藏不应该这样发展。我觉得它应该保护起来。所以我有一个观点,不发展可能是最好的发展,不发展就是最有速度的发展。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