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兵:目前我们最缺大型文化创意企业集团
汉能投资集团总经理赵小兵: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个人做的事情和我们公司做的事情。过去7年我是国内最早开始做文化投资产业研究的,在过去7年当中,要么做这个工作,要么做文化产业的相关的投资实务的工作。鉴于这两方面经验,我想就这个话题谈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市场。中国文化产业是这样一个格局,我们国家的政策的限制,把国外的主流的、相当多的文化产品挡在市场之外,我们国家对本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主要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民营企业有充分的给本土的消费者提供优质文化产品的时间和空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机缘。另外一个机缘,就是中国现在经济危机情况下,国家政府希望用4万亿投资拉动经济,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热点,中国积累改革开放30年,30年这样一个积累,使我们文化产品消费主体越来越大,文化产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人的数量和人均花费的能力。通过这30年,人均花费能力越来越强大,表明文化产品的消费者的群体越来越大。中国真正到了一个文化产品的消费的一个大国,未来30年的迈进过程中。未来30年一定会出现大的这种文化产业大公司将在中国出现,或者是民营企业,或者是国有企业。怎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第二个关键词是经验。文化产业做的好的公司,我选三家公司为例,因为我自己的机缘,我曾经兼过国内级媒体的顾问,也做过一些国外媒体集团顾问。我举三个国内外的例子,这些经验为什么他们把文化产业和资金运用结合的这么好,获得这么大发展。第一个就是新闻集团,我们现在跟它也有合作。默多克继承他父亲的一家小日报。有电视公司,有全世界主流媒体、三个国家最主要的核心报纸,包括华尔街日报和泰晤士报。形成这么大一个产业链,现在新闻集团应该是从现在目前来讲,是最了不起的一个媒体集团,也是创造了各样各样的文化创意产品。
首先要成为一个伟大公司,这个公司在发展历程当中,一定要利用资金,知道文化产业的整个格局,然后怎么样运用资金把企业做大,做大过程中,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第二个中国的例子,就是华谊兄弟,当然中国有很多好公司,但是他们这个公司,就是把资本和文化创意的产品和公司规模结合在一起成长的公司。他知道我先切入电影这个行业,在电影行业里面最要紧的要素是说有诚信的艺术家,他能做出这种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时他在财务控制上,又会为投资人着想的艺术家,那么他和他形成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逐渐切入这个市场,在这个运作过程中,他又一步一步获得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因为我们非常了解它,它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股权直接融资,同时还有商业银行贷款,所以它把金融工具、创意要素和做企业要素仅仅融合在一起。
第三家公司国企的中影集团,也是很好的利用国家的政策,给予他的独特国企背景。他把资金的运用,对国家政策的把握,和优质的文化产品的提供,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也有很多人拿了很多资源,但是并没有做出优秀文化产品。像《赤壁》也是由中影集团做的,这三个公司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经验。
第三个词就是思路,既然有这么大的市场,有很多人做了很好,我们怎么样做?我觉得我们今天站在投资的角度,我们最需要文化产业,因为站在投资角度的话,你可以想,就是说我们最缺的是什么?最缺少的是能够看到一个非常大的文化创意的企业集团,从小长到中,长到大这样一个途径,我们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不是创意家,文化创意艺术家们主导这个企业,而是由艺术家和企业家,要么就是转型的企业家,要么就是请这些人跟你一块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创业团队,这个团队也是一个企业,你能够知道按照企业运营的规律来办事情,然后把企业管理和文化产品的创意,能够很好的融合,只要找到这样一个融合,你找到独特的运营规律,就会吸引到债务融资,像我们这样的境外基金,我们同时也在做投资银行工作。所以我想总体来讲,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千载难逢的一个后30年的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将形成若干个大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有很多在国内外,不管是外资的,民企的创意产业发展很好的路子。如果你有文化创意能力,同时又按照企业规律来运作,你知道怎么样投资回报,你知道创意的过程和财务的平衡,如果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团队,切入一个市场,想做成一个中国领先的这种大的文化创意企业,不管是财务、债务融资和股权的融资,我觉得都有非常大的机会。
所以我的理念就是,我们从而市场,到经验,到思路,希望给大家提出这么一个观念,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