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新时期即将到来。这是参加第六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人士的共识。2009年1月9日至11日,第六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周其凤,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市长苏震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等领导、专家就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危机中的契机
与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日渐影响全球实体经济,但对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却是一个契机。在危机面前,中国方兴未艾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会放缓发展的脚步,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内需的重要支撑。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要求;二是符合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要求;三是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传统的出口企业,反而给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机遇;四是从内需来讲,文化消费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新媒体、新文化业态的兴起也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教授指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更有特殊的优势,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十多个民族,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丰富,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它们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优势。
“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有两个,一个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个是文化产业。未来,文化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叶教授如是说。
创造设计:文化附加值
设计产业是一种以创意为核心要素,能创造巨大附加价值的文化产业,但同样是一个风险行业,这一产业的特征是高投入、高风险、缺乏知识产权标准评估体系,因而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论坛探讨了通过可复制模式吸引风投,实行年薪制实现设计公司的企业化,将设计移植到各行业的研发中心,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等方法和途径来发展设计业的思路。
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设计界的巨大潜力和才能让世界刮目相看。本次“创意中国设计论坛”以创意时代的设计文化与设计产业为主题,围绕“回首奥运创意设计、城市文化与设计、企业品牌与设计、从‘made in China’到‘design in China’、解读设计之都——深圳”五个议题,演讲嘉宾分析了中国设计界在奥运中取得的瞩目成就,总结奥运为中国设计界带来的启迪和机遇,展望中国设计界在奥运后的发展方向,预测中国设计界在商业领域的发展前景。
在“城市文化与设计”议题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城市不只是地理学、政治学上的单位,而且是文化学上的单位。城市作为一个容器,其历史景观、建筑风格和空间格局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创意设计不仅能突出城市的人文特征,而且能以独特的设计、品牌和形象与其他产业相得益彰,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如何在城市中整合设计和资源,设置合理的产业结构?是该议题讨论的焦点。
泛在时代:文化引擎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程度的加深,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呈现出“泛在”(ubiquitous)趋势,即无所不在的信息化、网络化。泛在时代,我们正面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全球性传播革命:“泛在传播”。所有的文化载体和媒体都可以通过一种网络形态进行联网,一切内容都可以在“泛在网络”上自由传播。对文化产业而言,“泛在时代”将推动信息产业、传媒产业向文化产业升级,同时为文化产品实现其价值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无疑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和支持。在泛在时代,文化不会终结,而将获得新生。网络将使文化从“诸神的狂欢”变成“众人的狂欢”,从“精英的独白”变成“万人的合唱”。
泛在文化创造是全球公民的共同事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在论坛上提出,“泛在时代”的意义,旨在寻找中国文化产业新的投资可能,探讨如何顺应未来传播趋势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希望看到的泛在文化是那种给所有人带来幸福和自由的文化。因而,符合人性的泛在文化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文化。
面对泛在传播技术正全面超越互联网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全媒体泛在传播时代即将来临的历史机遇,派格太合环球传媒总裁孙健君前瞻性地创建“领先创意驱动、内容系列开发、泛在整合传播、推广营销合一”的产业化运营和客户服务体系,规划并打造融全品种互动娱乐内容集成、全媒体泛在网络整合传播、跨媒体商务渠道整合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平台,孙健君认为,泛在时代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将与世界强国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更为领先的起点上,创造面向未来的新经济体系和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意识形态和产业格局,创新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
城市:文化支点
继2008年新年论坛推出了“十大创意城市评选”,今年论坛特别推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意城市文化名片”征集活动,着力表彰近30年来因城市文化名片而名扬四海的典范城市,开创了城市营销时代。北京市获得包括国家大剧院、798艺术区在内的五项城市文化名片,成为最大赢家。
此次城市文化名片征集的几个指标,包括时效性、传播力、形象的识别性以及对产业的提升力。如《庐山恋》电影的上映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庐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贵阳市通过“中国(贵阳)避暑季”这个节庆的设立,巧打避暑牌,融特色旅游、乡土特产、地方美食、民族歌会为一炉,两年来贵阳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旅游经济收入翻了两番多。
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公司总裁孙健君畅谈了文化名片对于城市营销的意义,他说,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哪怕再丰厚,也需要提炼出一个代表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地标或者名片。每个城市都可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文化、自然和传统的这些条件提升归纳总结这个名片,有很多可选择的方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和品牌的宣传。
迎接文化新时代
此次新年国际论坛以“学术与现实的交融、战略与发展的创新”为宗旨有四个特点:一是专业化。论坛集中了从事中国文化产业前沿研究的学者和专家,代表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前沿。二是前瞻性。论坛既有对过去一年中国文化产业重大事件和重大政策的解读和总结,也有对来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分析和展望。三是多维度。论坛集中了学术精英、政府官员和企业翘楚,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和展望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四是国际性。论坛立足北大,面向亚洲,放眼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在论坛上交流和分享各国的经验和成果。
与会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全国各省市文化创意产业所占GDP份额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随之而来,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焕发的文化自觉,要表现自己的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中国,必将迎来文化产业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