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柳斌杰,以及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旅游总局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文化产业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为期两天。届时,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著名经济学家、文化产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境内外投资公司代表、跨国传媒集团代表等,将以主题报告会、专题研讨会、与参会嘉宾互动交流等形式,针对文化产业战略创新、区域发展模式创新、投融资与商业模式创新、品牌与营销创新等热门话题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探讨。 与会代表认为,文化产业战略与发展模式的创新,首先是文化产品内容的创新。文化产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内容产业。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要将其转化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则需要根据当今时代特点、消费者文化需要和市场要求进行重新的挖掘与开发。其次是文化体制创新机制的创新。这就要进一步推动产业体制的改革创新,塑造市场主体。要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培育塑造一批真正进入市场规范运作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文化企业。要推动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创新,放宽市场准入,广泛吸纳各种力量投资参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战略与发展模式的创新,还需要技术的创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出现新媒体综合文化发展的趋势。技术创新使文化表现形式区域多种多样,并出现多媒体交互的文化产品形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文化产业战略与发展模式的创新,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创新。产品内容的制作,需要文化人才;产品市场的开拓,需要市场人才。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只有把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创新,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