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年1月4日—6日 地点:北京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意象网 >> Fici2008 >> 往届新闻 >> 文章正文  
新年论坛 文化先锋


新年论坛 文化先锋

作者:刘亚力    文章来源:文化创意产业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9

  编者按:2002年,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与文化部合作,在北京大学成立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并在2003年举办“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2007年1月6日和7日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召开,本报记者就新年论坛对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进行了专访。

理论与市场结合创办论坛

  北京商报:“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目前渐渐成为了文化产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事,您当年创办“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的初衷是什么?
  向勇:北京大学是一个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圣地,我们在研究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市场,同时文化产业实践与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密不可分,所以在它的发展历程中非常需要来自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声音。所以当时就创办了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希望通过这个论坛,在新年来临之际,把活跃在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聚集在一起交流解读政策,展望未来。

产学研一体化

  北京商报:您一直倡导文化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除了举办“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外,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向勇:研究院首先致力于理论创新,这就是产学研中的“研”。截至2006年底,研究院先后出版专著16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是国内最早出版的系统的文化产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研究院还致力于人才培养,这就是产学研中的“学”。研究院到目前为止一共为国家输送文化产业管理人才1700余名。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合作开设的“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成为文化产业界的一项高端品牌培训,目前已开展到了第5期。
  此外,研究院还致力于文化产业项目推动,这是产学研中的“产”。为中央机关、国家部委以及包括北京在内的十几家省市、城区或文化园区提供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文化建设咨询服务;积极倡导高雅艺术并承办了“美学散步文化沙龙系列”20多场高校展演活动;自2003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是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之间思想碰撞和融合的一次高端年度盛会,先后共有1200余人次出席。

论坛从第二届初具规模

  北京商报:首届论坛的情况如何?具体的形式和规模与现在相比怎么样?
  向勇:我记得首届论坛的时间是在2003年年底,当时论坛的名称是“首届中国文化产业高层圆桌论坛”。论坛规模不大,大概20多位嘉宾坐在一起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展开讨论。当时的嘉宾中学者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企业和官员的参与度还不够,而且论坛公开性不强,观众也不多。正是在首届论坛的基础上,我们决定把论坛定位为“新年论坛”,作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的一项年度盛事来打造,不但要增强论坛的权威性、公开性,而且要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所以从第二届开始新年论坛才正式初具规模。

与时俱进研讨创新主题

  北京商报:今年为什么确定“文化产业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这样一个主题?
  向勇:新年论坛每年的主题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每年关注的都是来年文化产业领域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第二届关注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问题,第三届关注的和谐社会与区域文化产业的问题,今年关注的“文化产业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的问题。2007年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年”,中央已明确提出把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如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如何实现文化产业投融资、品牌和营销等商业模式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产业企业的竞争实力,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为世界所共享,这些都亟须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破难题。所以今年的新年论坛主要从产业链的角度,围绕创新来展开,下设3个分论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文化产业投资与商业模式创新,文化产业营销和品牌创新。

定位理论前沿

  北京商报:“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定位上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向勇:论坛在定位上有三个特点,一是专业化。论坛集中了从事中国文化产业前沿研究的学者和专家,他们的言论代表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二是前瞻性。论坛既是对过去一年中国文化产业重大事件和重大政策的解读和总结,也是对来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分析和展望。三是多维度。论坛不但集中了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还有从事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政府官员,更有从事文化产业实践的企业家,他们将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和展望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之路。

向专业化、多元化迈进

  北京商报:今年的新年论坛与往届相比有什么亮点?
  向勇:今年的新年论坛我总结主要有几个亮点:一是重量级嘉宾比以往任何一届都要多,今年的开幕式将有一到两位国家领导人出席。二是论坛演讲嘉宾中企业家的比重增大。从事文化产业实践的企业家来探讨商业模式、营销等话题时是最有发言权的。三是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四是论坛形式上有很大的突破。今年的论坛可谓丰富多彩,除了演讲交流的论坛形式外,还增加了演出、展览、协议签订、闭幕活动等丰富的内容,论坛正朝专业化和多元化方向迈进。
  当然,“新年论坛”还有不少地方需改进。比如论坛国际色彩还不浓,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国际文化产业巨头指点迷津,需要国际资本的介入,论坛的媒体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等。另外,论坛的举办地不一定设在北京大学,可以选择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和潜力巨大的地方省市作为论坛举办地,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等。

深入研究政策问题

  北京商报:您对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前景有什么看法?
  向勇: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各地方纷纷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我们研究院来说,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一系列的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展开深入研究。

文章录入:kitten    责任编辑:kitte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意象网络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意象网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意象网络,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采编自”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网友评论:

    联系方式

    2008第五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组委会
    会务联系人:肖怀德(13810634630)
    商务联系人:贾少红(13001116043) 赵晓玲(13426205638)
    媒体联系人:赵朝锋(13801214239) 杨 颖(13910304518)

    地 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100871
    电 话:(010)62757216 82024746 51701995
    传 真:(010)62753340 62364571 51701509
    网 址:www.fici.org.cn 邮 箱:fici@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