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年1月4日—6日 地点:北京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意象网 >> Fici2008 >> 往届新闻 >> 文章正文  
文化产业的品牌与营销——打造中国的米老鼠


文化产业的品牌与营销——打造中国的米老鼠

作者:廖文亮    文章来源: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7

    如果百事可乐的工厂在一夜之间全毁于大火,百事可乐会不会一蹶不振?答案是否定的。只要品牌还在,百事可乐就会迅速重建。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中国的文化产业,也需要这股力量。1月7日下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的第四场份论坛上,与会嘉宾将就文化产业的品牌与营销充分畅谈。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利益刺激,很多企业一哄而上,跟风炒作,导致文化市场鱼龙混杂,雷同产品泛滥。缺乏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品牌。这已经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制约。
    所谓品牌,是一个产品、服务或组织的独特身份,它蕴含着一种与产品、服务或组织相关的、持久的和值得信赖的价值承诺,并显示这种承诺的来源,以区别于其它的产品、服务或组织。文化产品由于其文化属性,更加依赖于品牌建设。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代表了其高水准的质量、独特的价值和消费者的信赖。全世界可以有无数主题公园,但是没有一家可以超越迪斯尼乐园。想到迪斯尼,人们就联想到了欢乐与梦想。这就是品牌给文化产品带来的高附加值,也是文化产品独一无二的竞争力来源。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之所以成为支柱产业,与其文化品牌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美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绝大部分是由“迪斯尼”、“好莱坞”等具有品牌优势的公司所创造的。2003年,福布斯公布了“全球十大虚拟人物财富排行榜”。米老鼠、皮卡丘、哈里波特等名列其中。这十个名字每一个都代表了文化产业界最具价值的品牌。中国近年来虽然出现了超级女声、云南印象、蓝猫等众多文化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要形成真正的世界性品牌,将中国的文化产品打入世界,还需要漫长的发展过程。
    由于缺乏有价值的文化品牌,国内的文化产业营销始终停留在低水平、低阶段徘徊,不能从建立、维护、扩大品牌的角度进行整合营销。迪斯尼公司从最初的一个老鼠的创意发展到今日的文化帝国,就在于从品牌价值的角度进行了有效营销。品牌战略决定营销水准。
    与会的各位嘉宾还将就中国建立文化品牌的前景各抒己见。中国具备悠久的文化历史,有大量的文化资源可资开发利用。目前已经有一批借助历史文化特点而初步形成的文化品牌,如乔家大院、少林寺、云南印象等。事实上,很多国家已经瞄准中国的文化资源希望进行开发。美国人将《花木兰》搬上荧幕,日本人早就在动漫创作中大量开发中国题材。这都给国人以启示。
    除此以外,与会嘉宾还将谈到一些建立文化品牌的具体措施:首先,要重视品牌理念的确立,有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其次注重策划和宣传,突出品牌的市场“卖点”,培养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顾客的忠诚度,形成注意力经济;另外,要持续地塑造品牌,从而形成品牌的高附加值。
    “总有一天,会有中国人的米老鼠出现的。”这是与会嘉宾们共同的心声。

文章录入:kitten    责任编辑:yue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意象网络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意象网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意象网络,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采编自”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网友评论:

    联系方式

    2008第五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组委会
    会务联系人:肖怀德(13810634630)
    商务联系人:贾少红(13001116043) 赵晓玲(13426205638)
    媒体联系人:赵朝锋(13801214239) 杨 颖(13910304518)

    地 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100871
    电 话:(010)62757216 82024746 51701995
    传 真:(010)62753340 62364571 51701509
    网 址:www.fici.org.cn 邮 箱:fici@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