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其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基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于1月7日、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文化产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境内外投资公司代表、跨国传媒集团代表等,以主题报告会、专题研讨会、与参会嘉宾互动答疑等形式,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扶持政策,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全球化竞争环境下的文化企业经营方略进行解读之外,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模式、产业结构的优化更成为探讨的热门话题。
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人们对于一个事物,往往连它的概念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已经开始谈论起别的来了。所以对于学术研讨而言,明确概念是必要的基础步骤。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和谐社会与区域文化产业”,那么“区域”所指的究竟是什么呢?对此,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认为,区域经济可以从不同层面解读:报纸杂志和政府文件里定义的区域经济,是一种跨省的有一定指向的区域经济,比如说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成渝地区;各省、市、区的经济当然也是区域经济,还有局部的经济也可以作为一种区域经济。所以,区域经济这个概念不仅可以泛指,也可以专指。而从论坛实际进程来看,演讲者所指称的“区域”多是后一种概念,即省、市、区和局部。
区域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各地方、各行业应该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将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方面,一些省、市、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实效。其中,云南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近年来,该省“像抓烟草工业一样抓文化产业”,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出《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文化产业项目和品牌。正如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在论坛上所说,因为基础条件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一味照抄照搬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而是要立足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走特色发展之路。丹增提出,政府促动、项目牵动、品牌带动、会展驱动、人才推动,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说,当各个区域开始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我们应当思考,有哪些发展模式是可以借鉴的,需要优先重视。过去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当中比较成功的,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跟传媒有关的。其中,一类是传媒本身的发展,一类是传媒驱动产业的发展。传媒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传媒业特别适合省级中心城市,如果一个城市传媒业不发达,则说明其文化产业不发达。第二类是跟媒体关联度很少的,可分成几个发展模式,如活动经济型、产业集聚规模型、综合娱乐型、项目带动型、综合项目型、综合拓展型、企业驱动型等。陈少峰认为,在发展区域文化产业时,应该强调战略性的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做战略思考的时候要有理论的支持;在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实践主体;关于区域文化产业,不必形成一个大区域的概念;另外,要让企业而不是政府发挥龙头作用。
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产业园区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本届论坛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解析了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模式和竞争策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王缉慈从“制造业、区域和文化创造”切入,都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见解。
趋势判断和规划缺憾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锋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将会成为今后的主线。在“十一五”期间,各地区都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文化产业发展将会呈现一些新的趋势。从总量来看,在“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将会进入快车道,文化产业发展出现高于GDP发展的态势。从文化产业的行业结构看,通过这两年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放宽了市场准入,新兴媒体像互联网等可能会出现高速增长的局面,传统传媒文化产业可能会平缓增长。
从所有制结构看,由于市场准入的放宽,民营企业将会保持高速增长的局面,国有企业平缓增长。在“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发展模式将会得到各方面的关注。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可能把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融为一体,互为依托,变粗放式的增长为集约式的发展。另外,文化产业的区域性分工将会逐步形成,这种格局也就是一种东西互补、南北合作的模式。随着分工和合作,区域之间文化产业发展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还有,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将会逐步提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机制等与国际接轨,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一大批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结合,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可以借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齐勇锋对“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趋势判断,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前瞻性的观照。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介绍了北京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文化产业发展方略。北京市石景山区副区长付生柱则表示,面对首钢搬迁后可能出现的产业“空心化”问题,该区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成北京的休闲娱乐中心。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邯郸市委副书记杨慧和开封市副市长张家顺都在论坛上说,他们已经制定了文化产业规划,力图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文化产业强市。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就文化发展规划在供应链及产业链上暴露的问题谈了一些想法。他说,绝大部分规划都没有深入调研和深刻分析,有的用世界总趋势、社会总发展、理性推断代替需求分析。没有对需求的分析,谈什么生产供应?有的城市的四五个区都分别提出发展数字产业、动漫产业等目标,有的还争抢文化中心项目,实际上它们只是来自某个重量级文化机构的考察或者某个跨国集团的意向,而并非当地社会的真正需求。第二是对文化战略性的忽视。目前文化产业出现了太多跟进式的、低科技含量的项目,多数地方大而不强的文化制作生产环节多年来得到最多的资源,受到最多的规划,但空有做强的欲望,没有人见人爱、琳琅满目的商品,文化吸纳力太弱。第三,对文化规划实施主体的遗忘。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已为人们展示了一条人才需求链,而目前文化决策者和文化投资者却很缺乏。只有这两类人多了,文化产业才能发展起来。第四,文化规划对下游营销渠道的习惯性省略。第五,面临巨大的资本不足,无论国有、民营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第六,领导组织协调力的低下。组织协调力是配置资源、形成合力、降低成本的要素。领导组织协调力能使分散的文化产业链出现强势企业、行业,让文化项目优生、优选。在文化市场成熟度不够时,政府作为最大的领导组织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更应该讨论的是领导组织的形式和发挥度。
沈望舒的这番话,相信对文化产业规划和发展能起到警示作用,也为本届论坛留下了意味深长的余音。在“十一五”规划启动的第一年,中国文化产业又上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