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年1月4日—6日 地点:北京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意象网 >> Fici2008 >> 相关报道 >> 创意城市分论坛 >> 文章正文  
[图文]任治忠:保护七彩云南,建设和谐家园


任治忠:保护七彩云南,建设和谐家园

作者:本站    文章来源: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6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任治忠

    任治忠:主持人,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没有人的文明,生态文明可以说就成了一句空话。出席今天的论坛我有两个感动,第一个感动我的故乡承德的市长走上今天的论坛,第二个感动,我那风光无限的第二故乡大理的市长也走上今天的论坛。让我感到两个故乡有同一一个梦想,这就是着力创新,释放生态新气。那么在2008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召开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云南省环境保护局的局长向出席创意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深深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云南环境保护事业的专家、学者、朋友们,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真诚的谢意。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与老挝、越南相接,因为它的美丽丰饶和神奇,这里也被成为七彩云南。所以作为一个外乡的云南人,我认识的云南,最初就是从接触我们云南文化开始的。从《五朵金花》、《阿诗玛》了解了云南,从《小河淌水》到《蝴蝶泉边》,这片大山包容着,仿佛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让每一位踏上这片土地的人,心里无不涌动着江山如此多娇的画面。云南不但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热点地区之一。从热带到寒带全部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分布,是我国,乃至生物物种遗传的重要地区之一。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关注了。云南其维系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地位。
    川流不息的江河,养育了26个民族,时代耕耘在这里的各类民族,形成了朴素的思维和生产生活方式,把大自然视为孕育声明的母亲。人和万物之灵,都是生来平等的自然之子,这就是对万物皆有灵,最为朴素,最为纯粹的信仰的追求。从而造就了为现代社会所尊崇的民族文化。这也正是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以区域文化创新为主,提供了古朴厚实和不可多得的源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大自然赋予云南最为壮丽的诗篇。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云南的生态系统很脆弱,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强,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和人口的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污染物剧增,给依赖生态环境的生物带来严峻的考验。因此云南的决策者,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定不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文化,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保护七彩云南行动。生态环境保持基本良好,全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借此机会,我向各位来宾,朋友们介绍和分享我们云南正在广泛深入开展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的有关情况,总结和探讨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第一,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是城市与区域文化创新的客观载体。世界各国和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保持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不再向西方国家那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就是以先进的文化为先导,在全省上下进一步牢固环境保护意识,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力度,调整力度,促进资源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好循环。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筑我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由此来说,既是一项工程浩大的保护行动,也是人口与环境相协调,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发展举措。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具有云南特色的环境区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文化是引领人们环境意识的先导,同是也是生态文明孕育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就是要加快步伐,发扬光大少数民族古朴的环境文化,真正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融入到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当中。积极倡导的循环再利用,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由此说来,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为培育和发展,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搭建了一个平台,它在推荐云南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必将给建设和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点,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充分体现了建设的主旨和要义。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总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到四个坚持,也就是说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坚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坚持运用综合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保持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开放的新云南。以七彩云南我的家园为主体,实施环境法制,环境治理,环境营造,生态保护和绿色创建,绿色传播,以及节能减排七个子行动。着力就是影响我省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使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明显自强。公共的环境权益切实得到维护。政府的监管能力要有明显的提高,生态环境要进一步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树立起云南是生态环境状况最好的地方,是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方,更是开发与保护关系处理最好的地方。要通过15年到20年的艰苦努力,真正实现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总之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涵盖了方方面面,先进的环境文化,充分体现在七个子行动之中。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以先进的文化为先导,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第一个成效就是全面的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省经常提到的环保的春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环保的春天呢?我认为只有全民的环保意识的提高,只有变环保保护为上,云南实施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以及绿色传播行动,正是弘扬和建立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目前,我省重点城市和区域,按照七彩云南保护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保护的实际,围绕弘扬环境文化,树起一面旗帜,也就是生态历史和环境优先的旗帜,唱响一首主题歌,伴随着保护七彩云南行动的全面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在全省将逐步建立和完善。
    环境文化的前导在各地逐步凸显,以保护七彩云南,建设和谐家园,已初步形成。
    第二点,先进的和谐文化,在源头上发挥了引导作用。决策者对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决失误导致污染一条河流,荒芜一片土地,甚至毁掉一个城市,也屡见不鲜。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首要的是从发展和决策源头上保护环境文化,控制生态破坏,为此我们省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个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强节能减排的若干意见,以及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加强滇池水治理环境污染的众多文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第二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内容。实施七彩保护云南行动以来,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已经成为各级决策者的共识,以尽可能少的环境消耗,实现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在决策层面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广泛的落实。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正是立足云南省情,审时度势,加快科学发展的正确选择,也是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把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各级政府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任务。省级保护区多达46个,总面积近33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近百分之九。西双版纳列入了世界保护区。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进一步加强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建设。目前我们云南的亚洲象增加250头,金丝猴增加了1400多只,黑颈鹤增加了1200多只。通过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将更加有效的保护云南生物多样化的特殊优势。
    四,节能减排双双完成削减任务。
    五,滇池水污染取得了成效。滇池是云南省综合防治的重中之重,也是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的重点项目,中共云南省委认真总结九五以来滇池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目前滇池污染治理工作更借助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的东风全面推进。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滇池水污染治理的突破性进展。
    地处近郊的大理,也就是在洱海,曾经一度遭受蓝藻侵袭,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仅用了三年时间,使2003年一度局部下降为五类的洱海水质上升到三类,洱海保护工作治理的成功经验,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认可。在我省的高原湖泊,在进行全面推广。我们坚信通过实施不断的七彩保护云南行动,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的眼前。让中国的七彩云南,世界的七彩云南,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生产名片。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城市和环境区域维护,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引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是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的一面旗帜。也是云南立足省情,发挥生态优势,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贯穿于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工作。建设生态文明赋予了城市与区域环境文化新的内涵。我省的城市和区域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今后的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我们将抓住这次论坛的机会,虚心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进一步完善七彩云南保护的各项任务。不断用先进的城市与区域文化,积极为区域和环境生态系统做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作客云南,与我们共同分享七彩云南,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景观。
文章录入:yuen    责任编辑:kitte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意象网络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意象网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意象网络,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采编自”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网友评论:

    联系方式

    2008第五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组委会
    会务联系人:肖怀德(13810634630)
    商务联系人:贾少红(13001116043) 赵晓玲(13426205638)
    媒体联系人:赵朝锋(13801214239) 杨 颖(13910304518)

    地 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100871
    电 话:(010)62757216 82024746 51701995
    传 真:(010)62753340 62364571 51701509
    网 址:www.fici.org.cn 邮 箱:fici@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