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4卷年度消息

2004卷《中国品牌年鉴》编辑出版工作报告

 

 

 

  《中国品牌年鉴》(二卷)出版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品牌从萌芽、成长、壮大已有20余年的历史,在这一历程中,许多设计家、企业家对中国的CIS运动做出了卓著的贡献。中国的品牌设计基本上是随着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而推进。早在筹备《中国CIS年鉴》(首卷)工作之时,业界没想到会达到像现在这样轰动的效果,社会的广泛关注是超出预想的。品牌建设这项事业在全国如此倍受关注就笔者来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品牌是主权。

  谁拥有品牌谁就拥有财富。在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孰强孰弱,不在于它占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它占有多少品牌。谁操控的品牌越多,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

2、品牌是疆域。

  品牌疆域的大小即是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要知道同一领域的众多品牌之间是决对不能和睦共处的,因为每个品牌都渴望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导致品牌疆域的争夺,这也就是愈演愈烈的品牌竞争。品牌竞争的存在时刻提醒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使品牌自身壮大,才能确保品牌疆域不失。

3、品牌是精神。

  精神有一种支柱的作用,精神的高度统一,对内可起到凝聚和团结的作用,对外则表现为对于志同道合者的感召。在品牌文化占主流的当今社会里,品牌完全服从并服务于民族精神,它不仅囊括了品牌特性中具有的某种人性化特征,更成为品牌存在的先决条件。

  从事品牌设计、品牌建设的人是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人。2002年出版的《中国匹年鉴》(首卷)、明年即将出版的《中国品牌年鉴》(二卷)以及以后将出版的三卷、四卷等等不单是对业内人事的推动,也会对整个改革开放起到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

  在2001年为引导推动中国CIS的健康发展,由辽宁大学等单位倡导、发起、编辑、出版《中国CIS年鉴》,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广大企业家、设计家、业内同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CIS年鉴》编委会应运诞生。

  《中国CIS年鉴》(首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CIS文献,其首卷编选工作于1999年7月正式启动。2001年7月编委会在辽宁大学举行评审会,由此诞生了《中国CIS年鉴》(首卷)。2002年1月《中国CIS年鉴》由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发行,历时两年。

  2002年5月12日,中国CIS金奖颁奖典礼暨《中国CIS年鉴》(首卷)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同志颁奖。这一盛事在我国设计界以至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博得一致盛誉。《中国品牌年鉴》是中国品牌设计成就的大检阅,是中国CIS事业的里程碑,也是所有华人品牌设计之集大成。

   在理论探索和不断实践中,人们对CIS的认识在不断升华,大家都已取得这样的共识:CIS是创造品牌的系统工程,CIS设计即是品牌设计。当今世界,市场的竞争即是品牌的竞争,品牌设计家们正肩负着建树中国民族品牌的使命。我们期望中国的品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热切的期望《中国CIS年鉴》成为《中国品牌设计年鉴》。

二、年鉴作品征集情况

  从《年鉴》首卷出版、金奖颁发之日起,《年鉴》第二卷便开始了组织征集工作。中国广告杂志社是我国广告界、设计界具有权威性、吸引力和号召力的国家级刊物,坐落于上海,是中国的金融商业中心。辽宁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品牌学(已有六年历史)、最早设立品牌学研究所、在该专业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等学府。中国城市出版社是出版界、特别是设计美术图书方面的专业出版社,是对中国品牌事业倾注心血最多出版社之一,出版社位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第2004卷《中国品牌年鉴》(二卷)的主办单位由以上这三家组成,其出版工作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作品征集工作中,编辑部采取了更广泛更具实效的措施:

一是媒体宣传。《中国工商时报》及北京各大报纸对此次工作做了大量宣传报道。为促使征稿和金奖评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编辑部还扩大了征稿范围,制订了评审标准。先后在《中国广告》杂志2003年第五期、第六期的重要版面大篇幅的发表征稿启事和金奖评审标准,此间还在网上向社会征稿。

二是编委推荐。以各地编委为基地,有重点地推荐作者,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各位编委付出了巨大的辛苦,推荐了许多好的作品。

三是主动联系。编辑办公室还向全国各大、中城市的企业形象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相关美术院校、公共关系协会等单位及个人寄出6000多份征稿函。此番大规模的征稿活动在各地编委及编辑办公室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全国设计界的积极响应,踊跃投稿。

  本次征集的稿件总数为814件,其中广告设计公司作品643件,院校作品93件,企业作品9件,学生作品67件。按来稿地区划分,全国除港、澳、台外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寄来了参选作品,稿件最多的两个省份及城市是广东省126件和北京市125件。编委会还收到香港46件作品,澳门9件作品,台湾88件作品以及马来西亚9件作品。

三、会议概况

(一)、《中国品牌年鉴》(二卷)入选作品评审会由编委辽宁大学副校长臧树良主持。

  会上,首先由《中国品牌年鉴》(二卷)编委会主任、辽宁大学校长程伟致欢迎词。他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中参加《中国CIS年鉴》第二卷的评审工作。认为各位编委集聚一堂,讨论研究《年鉴》第二卷的评审出版工作,这足以证明我国CIS事业的迅猛发展,说明《年鉴》的编辑出版正是适应事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我们所做的工作正是担负起推动中国CIS事业的庄严使命。之后,《中国品牌年鉴》主编、辽宁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赵琛做会议筹备工作报告。他向与会专家详细地说明了《年鉴》第二卷的组织筹备及作品征集情况。随后,编委中国城市出版社副主编姚凤林宣布了《中国品牌年鉴》(二卷)入选作品评审办法。编委主任中国广告杂志社总编辑张惠辛宣布了推荐第二届中国品牌金奖评委办法。另外,在本次评审会上,经过各位专家、编委的推荐,最后确定由中国广告杂志社总编辑张惠辛先生为本次《中国品牌年鉴》(二卷)的评审会主任。

(二)、《中国品牌年鉴》(二卷)入选作品的评审

  编委中国城市出版社副主编姚凤林宣布《中国品牌年鉴》(二卷)入选作品评审办法。

  本次评审会的中心任务是评出《中国品牌年鉴》(二卷)入选作品,与会者都是业内专家,各位专家均本着负责的精神认真评审。评审以品牌设计为主,兼顾品牌管理、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品牌价值。

(1)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以特定、明确的造型图案来表示事物、代表事物。其不仅是作为事物存在的单纯性指示作用,并且包括了目的、内容、性质的总体表现。设计的核心是将事物、对象、抽象的精神内容,以具体可见的造型、图案表达出来。科学×艺术=设计。设计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科学,它代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设计也是一种艺术,总是以饱含人文关怀的一种姿态,带给人们一种审美的享受,设计中的艺术性思维往往成为设计高超与否的标准。

(2)品牌管理。

  在品牌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品牌管理的滞后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向纵深发展的障碍,品牌形象力的加强需要及时的总结品牌管理经验,将品牌管理落到实处。品牌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更成为一种资产,品牌管理的实质也由此上升为杜绝资产流失的工作。品牌制度的建立应实现以下几个目标:品牌战略定位化、品牌识别具体化、品牌管理规范化、品牌保护法制化。

(3)品牌传播。

  传播以民为本。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各民族聚居的国家。品牌传播要想深入人心,必须从最根本做起,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审视品牌。不是让一少部分人接受,而是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要考虑受众的层次、接受程度和地域差别。

(4)品牌保护。

  为创造名牌打下基础。忽视商标注册的结果是使一些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努力建立起来的品牌被他人抢先注册或者假冒。

(5)品牌价值。

  固然品牌价值尚不能被财务制度所承认而体现在帐面上,然而中国的众多企业还热衷于品牌价值的评估,这是因为品牌价值创造的品牌美誉度在股票等融资领域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却是人们能够见证的。品牌资产正在向固定资产转化,从这个角度说,提升品牌价值就是在创造真实的财富。

  本次评审会评出入选作品300件,其中为培养鼓励新人要评出学生作品20件,专业作者的作品280件。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作品不参选不参评,但可作为特约稿件。评审采用先展览后评选的办法。编委注意参观、审阅每件作品,认真权衡,在试评后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之后统一标准,斟酌评定。

  评选采用记名投票方式,各位编委要在选票上署名,将自己满意作品的编号填在选票上。由于二卷征集的作品数量大大超过了首卷,所以入选作品数量也相应提高,但每位编委票数不得超过300件。一旦某位评委在选完300件作品后还觉得哪件作品好,可以以票外附文的方式,避免漏掉好的作品。作品入选与否由该作品所得票数决定,评审结束后将选票统一交由《中国CIS年鉴》编辑部统计。

(三)、推荐第二届中国CIS金奖评委。

  评审会上,编委主任中国广告杂志社总编辑张惠辛宣布推荐第二届中国品牌金奖评委办法。

  金奖评委由《中国品牌年鉴》编委会推荐十位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形象设计、企业管理、经济学、品牌价值评估、传播学等领域的专家担任编委。因为金奖评审的标准要包括品牌设计、品牌保护、品牌管理、品牌传播、品牌价值等方面,因此评委的组成要具有全面性,所以,推荐的评委不仅要有形象设计方面的专家,也要有经济学、企业管理、品牌价值评估、传播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与会的各位专家、编委们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拓开视野,优中选优的推荐金奖评委。

四、较之首卷相比,本次应征作品的特点

综观来稿情况,《中国品牌年鉴》二卷较之首卷迈上新台阶,更上一层楼。本次作品具有如下特点:

1、覆盖范围广。

  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至台湾,西至新疆,涵盖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另外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设计家和学生也积极参加,递交了十分优秀的作品。

2、数量多。

  在短短的四个月征稿时间里,收到了814件作品。来稿作者中既有CIS设计界的知名人士,又有大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人才济济,高手如林,新人辈出。从创意到设计匠心独运,风格百花齐放,代表了我国设计界的最高水平。

3、类别多样。

  应征作品按国际惯例,依照国家工商局商标分类法为总体框架,划分有城市类、传媒类、信息类、金融类、保险类、地产类、电器类、服装类、饮食类、医药类、烟草类、酒类、饮料类、汽车类、运输类、商业类、文娱体育类、酒店类、教育类、广告类、能源类、家居类、化工类、旅游类等24大类。

4、本土设计公司的表现尤为抢眼。

  近年来,本土设计公司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使自己的设计、创作达到国际水准。在《年鉴》首卷中能明显看出本土公司的作品与港澳台地区的作品有着一定的差距,而在此二卷中本土公司显示出强劲的实力,进步飞速,已与港澳台地区的公司齐头并进。同时,本土设计公司地不断提高使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更好地交流与融合。本次作品中,很多知名品牌都是由本土设计公司选送的。如: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CI研究室选送的中国海洋大学标志作品,昆明亚雄视觉设计有限公司选送的亲和木业双象牌作品,北京正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清华同方作品,成都美术学标志等作品。《年鉴》评审会成为本土公司展示自己的重要场所,这也有利于设计公司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促进。

5、许多大品牌纷纷亮相于次此评审会中。

  参评作品中随处可见知名品牌的身影,如:上海九木传盛广告有限公司选送的光明乳业作品,北京正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奥克斯作品,深圳艾肯形象策划有限公司选送的鄂尔多斯集团作品,上海柯力艺术设计有限公司选送的上海广电集团作品等等家喻户晓的品牌均参加了评选。这些品牌不仅在品牌设计上十分优秀,而且在品牌保护、管理、传播、价值等诸多方面都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6、权威性高。

  为保证《中国品牌年鉴》(二卷)的权威性、组织高水平的评审会,编委会特聘请了众多我国知名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和业内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阵容强大的《年鉴》评审委员会。各位编委分散于全国各地并且各自又身兼数职,事务繁忙,因此,各位编委能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起是十分难得的,也可谓是设计界的盛事之一。

  由于评审工作任务量大,各位编委付出了巨大的辛苦。本次评审委员包括:《中国品牌年鉴》(二卷)编委会主任、辽宁大学校长程伟,编委主任中国广告杂志社总编辑张惠辛,中国城市出版社副主编姚凤林,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研究所教授林磐耸,台湾形象策略联盟辅导会长杨夏蕙,台湾视觉形象设计协会副会长林采霖,翰堂广告事业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林宏泽,上海天大广告设计公司总经理励忠发,黑龙江东方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主任教授曹铭勋,哈尔滨三九龙滨酒厂设计中心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海河,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徐欣,辽宁大学副校长臧树良,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高凯征,辽宁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赵琛,鲁迅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王亚非,北京赵琛创意企业形象设计公司总监赵来,大连壹品形象设计公司创作总监韩玉春,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装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岳晓泉,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营销系CI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吴春晖,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副教授周靖明,南京大贺广告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秋月,厦门大学美术系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副教授戚跃春,深圳艾肯形象策划有限公司总裁魏正,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主任陈希,昆明亚雄视觉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亚雄等25人。

7、作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首卷的作品文字较少,只有标志设计和标志释义两部分,而且有的作品只有两三行文字,这说明中国当时的品牌还停留在标志阶段。而二卷的文字部分包括品牌设计、品牌保护、品牌管理、品牌传播、品牌价值。这不仅是文字量提高的事情,而且说明CIS是创造品牌的系统工程,业内及其他人士越来越认清品牌不仅是设计一个漂亮的标志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它的后续工作还很复杂。品牌内质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并不是其品质与品位的简单物理相加,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化合变化,即品质×品位=品牌。品质与品位二者相融。这有赖于品牌自身的建设,更有赖于消费者内心理解对于品牌的加固与完善。品牌是从一种有形标识转向对产品及服务的感受和体验的总和。

8、作品更具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是品牌之魂。传播的生命--真实性,传播的魅力--艺术性。"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我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是中国企业创造品牌的宝贵资源。中国品牌要注重将民族文化融入产品设计、管理、销售、宣传、服务等各个环节上都努力增加文化投入,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品牌价值。综观本次来稿,许多作品颇具中华民族风格,如天大广告公司选送的中国联通作品、深圳力创企业形象设计有限公司选送的古井集团作品等。

9、学生作品十分优秀。

  在本次《年鉴》(二卷)评审会上,各位编委一致认为学生是设计界的未来和希望,为培养和鼓励新人,此次评审会评出学生作品20件。我国提倡"科教兴国",编辑出版《中国品牌年鉴》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设计教育服务。设计教育在于应用,品牌学就是一门应用学科,是民心之学、民富之学、民强之学。学生作品会作为案例成为我国经济学、品牌管理学的案例库。纵观此次参赛的学生作品,确是潜力十足。同时,《年鉴》在二卷中设立学生奖,一方面培养了在校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和设计界的结合,尽可能大的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

10、《中国品牌年鉴》第二卷的编辑部同事在"非典"时期,坚持认真工作,来稿作者认真准备作品,精神令人感动。

  《中国品牌年鉴》(二卷)不仅是品牌设计界的大检阅,企业做品牌的指南,还是设计学、经济学教育的案例库。《中国品牌年鉴》(二卷)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战略体系,有助于提高民族品牌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设计交流,不断提高中国品牌的整体水平,有助于与国际接轨,振兴中华民族经济。

 

 

 

 

 

 

About Us | Site Map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 2006 中国品牌年鉴编委会